
世界历史上,科学活动兴盛的转移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叙利亚、中国、阿拉伯到意大利,才点燃现代科学之路。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并非偶然,从来由多方面因素系统地影响决定。
秦汉开始,中国有过一段科教迅速发展时期,并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中的三个发明是在唐宋。中国“农、医、天、算”四大实用科学成就为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中华民族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元代开始科学技术发展减速,明清时期虽然也出现了徐霞客、李时珍、宋应星等科学家,但总体上科技衰落并被欧洲超过。
中世纪早期,西欧基本没有本地商人,是东方人经营着中介贸易,到了中世纪末,西欧从事国际贸易的主要是意大利商人。从13世纪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和阿拉伯文化随着国际贸易发展传入欧洲,对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催产作用。十字军东征不仅促进了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还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与交流增多。西方人开始学会制造燃烧剂、地图,基督教医生从犹太人和回教国学习医术。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意大利城市的产生和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都早于西欧其他国家。威尼斯在国际贸易中的位置一直持续到新航路发现以后。十字军东征给意大利经济带来了重要影响,战争加快的物品流通使威尼斯、热那亚、比萨等地中海城市国家大发战争财,地中海贸易和东西方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在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3—16世纪,意大利成为欧洲经济中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近代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威尼斯的对外贸易高度发达,由此产生了先进的商业组织和技术。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 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时代反照,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意大利作为古罗马的直接继承者,重新发现古希腊、罗马文化,文艺复兴倡导以人为中心、从人性的观点看世界,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潮,重视现世生活,提倡个性解放,崇尚理性和知识。人文主义为意大利成为第一个近代科学中心创造了精神环境,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发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7世纪扩大到整个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不仅使意大利更全面系统地继承了自古希腊以来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也促进了科学思想的变革,实现了科学思想的解放,激发了当时人们研究自然现象、探究自然界规律的兴趣,从而为科学革命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为了保护和鼓励工业技术发明,1474年,威尼斯创立第一部专利法。扩大了的生产实践活动为科学的发展提出了广泛的课题。意大利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加工制造水平的提高,使科学家和发明家构思和设计的各种科学仪器的加工和制造成为可能,进而使得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成为可能。
在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和科学发展中,意大利学校内外学术思想活跃、观点交流频繁。在那不勒斯建立了“自然秘密协会”,在罗马建立了“山猫学会”,在佛罗伦萨建立了“实验学会”,有的学会还建立了实验室。意大利和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许多学者都参加过这些学会的活动。
大学教育和科学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造就了一大批本国学者和科学家,也为欧洲各国培养了人才,其中就包括世界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和人体解剖学家维萨里。《天体运行论》和《人体结构》于1543年出版,共同摧毁了宗教神学赖以存在的“科学”基础,共同标志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和解放。
随着16世纪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意大利失去了国际贸易的地理优势。同时,16世纪其人文主义衰落,天主教会采用极端手段遏制科学思想传播,对文化领域加强思想控制。1600年,布鲁诺被教会烧死。1616年,《天体运行论》成为禁书。1633年,伽利略被判终身监禁。意大利的科学光荣成为昔日黄花。
意大利的科学兴隆因经济与技术改进、人文主义思潮而起,其引发的天文学和医学科学革命震动了整个西欧,掀起了英、法等国的科学文化高潮。英法两国继续这次科学革命,英国将科学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引发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工场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与生产力结构,继而影响波及法国和德国,使法国的发展模式从技术改进开始。法国的大革命激起了德国人思想的反思,深刻促进了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