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手机号
图形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手机号/邮箱
二维码已失效
邮箱
温馨提示:若您的手机号已在央视网注册,绑定后, 仅保留手机账号内的信息。
邮箱验证码
系统维护中,请稍后再试
2025年3月30日《新闻联播》 今年以来,各地支持鼓励国有企业向一批科创企业开放应用场景,从而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联合,加速产业链创新发展。
2025年2月27日《新闻联播》 北京市持续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多种方式推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打造未来产业高地。
2025年2月26日《新闻联播》 该大科学装置可以模拟极端低温、超强压力、超强磁场等实验环境,并用超快光场技术来观察极端环境中出现的新奇物理现象,助力科研人员探索极端条件下的物质结构信息,为物理学、材料学、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综合性实验平台。
2025年2月21日《新闻联播》 作为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自1985年建成以来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在极地微生物研究方面,首次揭示了南北极海洋微生物群落特有的结构和功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通过对企鹅古生态的重建揭示了企鹅繁殖地的历史迁移过程。
2025年2月2日《新闻联播》中国科技馆蛇年第一个公众开放日就吸引了全国各地三万多名观众前来参观体验。在人气最旺的航空航天馆内,月球实验室、天和核心舱、火箭发射场、北斗卫星导航等大量的实物展陈和互动装置,吸引孩子们近距离地体验最新的航天知识。
2025年2月2日《共同关注》 在今年春晚舞台上,一群穿着小红袄的机器人,挥动着手中的红手绢,扭着东北秧歌,吸睛无数。这个春节,在多个景区,机器狗、机器人纷纷上线:拜年、导游、舞狮,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年味。
2025年1月13日《新闻联播》 丁薛祥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科技工作的总体格局,坚持全国“一盘棋”,强化科技重大项目分工负责管理,以新型举国体制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要全力推进重大科技任务的组织实施,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
2025年1月2日《共同关注》 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福建漳州核电1号机组1月1日凌晨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是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第三代核电技术。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数量已达到33台,包括国内30台、国外3台,其中7台机组建成在运,26台机组在建。
2024年12月30日《新闻联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首次公开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对两年来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目前,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稳定、效益发挥良好。2020至2022年,载人航天工程经过12次飞行任务的密集实施,高效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空间站。
2024年12月25日《新闻联播》 朱光亚同志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24年12月24日《新闻联播》 2024年,我国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科创投入持续增加,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健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产出量质齐升。今天的中国,正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024年12月12日《新闻联播》 工程供水区域不断延伸,惠及45座大中城市1.85亿人,受益人口逐年增加。受水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面提升,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通过水源置换和河湖生态补水等措施,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总体回升,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
2024年12月11日《新闻联播》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海加快培育一批高质量孵化器,聚焦前沿技术、未来产业,支撑颠覆性科技成果的率先转化和硬科技企业的加速孵化。
2024年12月11日《新闻联播》 通道设有高栏港大桥和黄茅海大桥,两座大桥桥塔采用独柱塔的设计,提高了桥梁的防撞、抗风、通航和防洪能力,同时受力清晰合理,外形简洁明快,实现了力与美的和谐统一。珠海至江门的通行时间从过去1个多小时缩短到30分钟左右,将加速粤西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连接。
2024年12月8日《中国经济大讲堂》 截至2023年底,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到4.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8.36万公里,均稳居世界第一。海上建高铁、海底连隧道、高原修高速,一个个超级基建工程面临着极端环境的各种挑战,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工程能力的考验,也是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考验。
2024年12月3日《新闻联播》 丁薛祥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2024年12月1日《中国经济大讲堂》 2024年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白皮书中指出,2023年,中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装机总量的58.2%,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为39.7%。
2024年11月17日《新闻联播》 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再接再厉,用好这一重大科技装置,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拓展国际海洋合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24年10月31日《新闻联播》后续,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并进行在轨轮换。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和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2024年10月25日《新闻联播》习近平强调,希望你们以建校百年为新起点,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努力培养更多胸怀蓝色梦想、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工程科技 非凡十年
【特别策划】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专题片《一带一路·向阳而生》
专题片《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工程师》一带一路上建设者的真实故事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
绘学习|“一带一路”的前世今生
一线调研·十万列再出发 重庆中欧班列加力“提速”
原色
天蓝
黑色
藏青
ALT+↑↓
ALT+←→
ALT+F
ALT+Insert
ALT+R
智能导盲
区域指引
移动端APP扫码下载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